讨论:汉字简化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议将汉字演化规律一段删除,因为汉字简化并不是渐进演化的过程,要说是因为自然的规律造成,似乎有点不太合理,毕竟在港台地区并没有自然演化为简体字。 建议改成汉字简化运动,比较突显历史事实。就好像秦代统一文字一样,很难说是文字自然统一,说是政府推行比较合乎史实。当然这种思想的渊源是需要提供,以了解整个思想的脉络。

源由的部分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强力推行简体字的历史。我觉得这是简体字普及的重大因素,不应该遗漏,毕竟学者的意见不是造成简字真正流行的因素。 另外,评价的标题过于价值化,限制了可以列入及讨论的范围,不如在增加“影响”一下,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客观的观点。 --pinc

汉字演化规律一段,并非说明汉字简化是演化的过程,而旨在说明简化所用的材料都是原先就有,并非另行生造。源由部分不涉及中共建国后历史的缘故是这部分是作为下一段的内容,不足之处可以添加。--地球发动机〠✆ - ✉✍) 18:40 2006年4月20日 (UTC)

马英九: 正体汉字不但代表文化传承,也展现文字之美,身为炎黄子孙仍应扮演保存汉字的历史角色。[编辑]

  • 马英九为“繁体字”正名为“正体字”请命

  

  • 台北市市长马英九莅微软公司演讲纪录
    • 壹、演讲时间:93年10月13日(周三)下午3时40分
    • 贰、演讲地点:国泰金融大楼七楼演讲厅
    • 参、主持人:微软公司邱总经理丽孟
    • 肆、主讲人:马市长英九 记录:范贤媛
    • 伍、讲题:也是“正名运动”—为“繁体字”正名为“正体字”请命

--民国九十五年 17:33 2006年12月24日 (UTC)

  1. 你好,貌似这里的回应怎么那么少啊?首先我先要声明我是来自大陆的一位大学生,但是我是支持正体汉字的使用的。大多数我圈内的朋友们也持相似的观点。因为,正体汉字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延续与传承。这是最正统的!虽然有一些写起来不是特别方便,这是大陆人普遍的感觉,但是只要习惯了就可以。其实现在在大陆特别是东部的沿海省市的学生们阅读繁体文本已经没有大的困难了。但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的教育是中文就是这样写的——也即世间的汉语就只有简体字。我是到了初中的时候才接触到了繁体字,才知道在香港、台湾、包括海外的地区用的都是繁体字。有时候想想大陆的政府政治意味是很强烈的,唯基百科是在奥运会之后我们才发现可以上了!以前是封闭的打也打不开的!因为大陆有“互联长城”国有的防火墙!ErikZEN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14:29 (UTC)[回复]
“产量翻几番”。其中“量”和“翻”已经过于简化为同音字“两”和“反”

图中所示为文革时期地方红卫兵创造的过度简化的汉字,文革后被禁止。 嗯嗯,改之前先公示一下。

Xinfengj (留言) 2009年3月24日 (二) 04:48 (UTC)[回复]

我有一个疑问:Wikipedia的条目要遵循中立、客观的原则,但是方舟子的文章并没有遵循中立、客观的原则,是否有资格作为参考资料?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erm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编辑]

--222.64.28.62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03:55 (UTC)[回复]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LHD(留言)于2016年5月7日 (六) 17:21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